【表谈】相信的表友中,一定有逻辑思维的爱好者。这并不是说这个胖子应该做广告。事实上,他已经不需要做广告了。记得以前,我听过他们的一档节目,是替补颜伯君在罗庞回家带娃时教的关于古典音乐的正确打开方式。我想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但是里面的总结还是挺好的。我当时就想,“这太棒了,套路很深,古典音乐和制表不都是艺术吗,看看手表能不能用这个方法论来应用。”那么,让我们来看看。
一名英雄,三个帮派
颜伯钧表示,要理解古典音乐,需要理解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这就是空间维度。在钟表行业中,还有一个空间维度,可以概括为“一雄三帮”。谁是英雄?当然是瑞士。三个帮派在哪里?德国、英国和法国。瑞士因机遇而成为英雄。19世纪初,确立永久中立国地位并得到国际承认。它从未参加过战争,尽管其邻国德国和法国奋力作战,但火并没有烧到瑞士。得益于法国宗教改革初期来到瑞士的天主教工匠的帮助,瑞士钟表得以迅速发展。毫无争议,瑞士是世界钟表的中心。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制表人才数量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上大多数最高端、最大规模的钟表公司都在瑞士。钟表界最负盛名的两个品牌劳力士和百达翡丽都是瑞士品牌。瑞士提供最广泛的钟表品类,并掌握先进的制表技术。
三个帮派是什么意思?瑞士之所以拥有今天钟表界的霸主地位,得益于德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兄弟”。在瑞士手表兴起之前,这三个国家是世界手表的焦点。然而,这三个欧洲国家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特别是英国,是最早成为超级大国的欧洲国家之一。他们的国力很大程度上是从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因为战争促进了国家科技的进步,而其代表性成果之一就是机械钟。德国的普福尔茨海姆和格拉苏蒂都是著名的制表中心。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是历史上大量钟表公司聚集的地方。它们都已成为世界观察中心。瑞士北部的制表区分为德语区和法语区。这是因为当时的制表师大部分来自德国和法国。在当时的瑞士人眼里,估计这些逃离宗教迫害的人和今天我们看到的难民是一样的,但他们有技能,也愿意教书。这种制作钟表的氛围在瑞士北部的山谷中已经形成。瑞士最著名品牌的创始人或制表师大多曾师从法国、英国、德国的制表师,然后在瑞士创立品牌。应该说,如果没有这些来自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制表先驱,瑞士很难取得今天的制表霸主地位。
然而,这三个“兄弟”却根本没有想过要帮助好人瑞士人发展制表业。他们都在无意中提供了帮助。并不是说瑞士当时很受欢迎。每个人都必须为经济提供帮助。建设和增加就业。
是古人厉害还是我们厉害?
严伯钧提出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是从时间的角度,而不是各种主义的角度,将古典音乐家分为两派,即“古人更牛,我们更牛”。这种简单粗暴的分类方法确实有效。它可以用于制表界吗?当然,按照他的规矩,他主张应该向古人学习的是“古人更厉害”。他认为传统是一回事,我们还要创造未来的是“我们更棒”。那么制表界又如何呢?人们属于“古人更牛”吗?我想说绝大多数制表师都是,而且我这里不是说品牌,因为品牌毕竟是商业化的,不能简单的说是制表。著名老人菲利普杜福尔就是“古人更好”的典型代表。他崇尚腕表工艺之美,坚持手工制作腕表,并且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有趣的是,在钟表行业,这些“比古人更牛”的制表师往往被视为大师,很有威望,因为钟表行业是一个尊重传统的行业。能亲手制作手表,说明你技术高超,而往往生活得好,说明你有良好的品格。
目前大多数独立制表师都属于这一类。除了杜福尔先生之外,F.P.Journe也是“古人更胜一筹”的典型代表,因为其许多著名时计均出自怀表。不过,由于手表的空间狭小,能够成功将这种小型化应用到手表上的人并不多,但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精致。F.P.Journe最出名的是他的“共振机芯”,这并不是他的首创,宝玑也曾这么做过。但那时还没有台钟,所以宝玑和他当时的一群制表大师堪称“我们更牛”,因为他的发明是前所未有的。如今,非常受欢迎的制表大师有KariVoutilainen、LaurentFerrier、MarcoLang等,他们都是“古人更胜一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就包括高珀富斯的两位创始人。他们和杜福尔共同组织了一个名为“时间轮——腕表的诞生”的项目,该项目只招收了极少数学生,并教他们制作腕表。目的是坚持手工制表,因为这个项目的学生必须掌握手工制表的所有方面。工艺完成。
帕玛强尼也是“古人更胜一筹”的典型代表。他以修复古董钟表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来创立了一个制造现代钟表的品牌。他的知识结构和制表技艺都源于早期的古董钟表修复。在制表学校的岁月里,即使是今天的帕玛强尼大量作品也以其高超的工艺或复杂的结构而闻名,其中很多都带有早期修复古董钟表的影子。我们必须承认,高级钟表源自传统时计的美感确实有它的道理。
那么谁是“我们更好”呢?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理查德米勒。他并没有放弃传统,而是觉得钟表应该有更高的天空,所以他尽力去研发前所未见的钟表,但是我们都知道钟表结构上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RichardMille致力于高科技制表业。一枚陀飞轮腕表仅重十几克,一款高端复杂计时陀飞轮腕表连表带重量不到40克。而且他不喜欢用传统的贵金属做表壳。他喜欢使用石墨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高科技材料。机械结构也非常独特。它不仅在机芯中采用了高科技材质,而且还常常拥有一些前所未见的非常特殊的结构。例如,为纳达尔制造的特殊型号具有桥式悬挂减震系统。我敢说你可以在打高尔夫球或打网球时随意佩戴谁的手表?RM可以。
ChristopheClaret、MCT、Ressence、GermainBaillot、MaximilianBusser以及大多数与海瑞温斯顿OPUS系列合作过的制表师都是“我们更好”的例子。他们喜欢创造机械时计,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颠覆我们的想象。与当年宝玑的创作不同,这些人的创作并不是为了让腕表更加精准实用,而是为了享受颠覆结构、创造新的旅行和读取时间方式的乐趣。
总结:往往“我们更牛逼”出现在相对乐观的市场环境中,因为更牛逼的技术出现后,制表的瓶颈可以被拉宽,但一旦使用这些新技术,新的瓶颈就会出现。不突破,就会回到“古人更好”的循环。两者常常同时存在,甚至相互转化。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待瑞士钟表和现代制表师,可能会更清晰、更容易理解。以上只是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当前的制表行业,仅供交流。